傳統的觀念就是養兒防老,很多老人認為,有了兒子,自己的下半生就有了保障。所以一些老人,哪怕多生幾個孩子,也要生出一個兒子來。有些人為了生孩子,甚至還會把自己的工作給丟了。
我是老陳,幾十年前,我是一名老師,而且還是正式的工作。那個時候,我也不知道為什麼,對生兒子有著很重的執念。我家老大,老二都是女孩,為此我讓妻子生下三胎。第三台果然是兒子,但是我也因此丟了正式的工作。
那個時候,老師的待遇其實也一般,當時我也沒覺得心疼。心想,兒子有了,將來我和老伴老了之后,自然有兒子養老。
其實那個時候,我好幾個同事都勸我,不要為了生兒子而丟了正式的工作。他們說正式工作是一輩子的保障,將來老了,領了退休金,比親兒子還靠譜。我卻覺得還是兒子靠譜。千百年來,養兒防老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了。
兒子來之不易,所以我跟妻子對他十分的寵愛和上心,家里有好的東西都給他。就連上學也是他獨一份,我家的大女兒,二女兒在上完小學后,就被我們叫回家幫著做家務了,等大了一些,就讓她們出去打工給弟弟賺學費。
二女兒為此還埋怨過我,她認為我太過偏心了。我則不以為然,在我看來,女兒終究是別人家的人,所以培養他們上大學,真的沒什麼意義。
兒子是在我們的溺愛中長大的,當時不覺得,後來當我們發現他不怎麼上進的時候才后悔了。但一切都遲了。兒子最終考了個專科,好在他也找到了工作。後來結婚,買房都是我們老兩口出的錢。
等到孫子出生后,我想著這下好了,算是熬出頭了,我們可以享福了。老伴身體不好,我跟兒子說,我和你母親想去城市跟你們一起生活,到時候幫你們帶帶孩子,做做家務。我以為兒子會答應,結果他拒絕了。
兒子說,我們沒有退休金,去城市靠什麼生活?兒子的意思是,我們留在農村,好歹還有地,有蘋果園,多少還能賺點錢。去了城里,他根本負擔不起我們的生活。
我頓時就急了,養兒防老是我的理念,兒子居然不同意我們去城里,我都60歲了,我還要種地務農?我身體其實還行,但是老伴的身體不好,我不想她跟著我吃苦。可兒子就是不同意,他說我們去了,他們的日子肯定會一團糟。而且婚前他還給妻子承諾過,婚后不跟父母住。
我徹底傻眼了,為了兒子,我把一生的積蓄都給他了,沒想到卻是這樣的結果。
我開始審視自己的人生。
我后悔了!
我突然想起我曾經的同事,他們說得對。退休金真的才是老人安身立命的根本。當年我為了有個兒子放棄了正式的工作,到頭來,我除了兒子,一無所有。而我的同事現在退休后拿著六七千的退休金,生病了也不用自己花多少錢,都會報銷。
過去的幾年里,我也參加過幾次聚會,我發現那些一直堅持到底的同事,如今都過的很好,不僅氣質好,身體也健康,看著特別顯年輕。再看我,面朝黃土背朝天,辛苦了一輩子,六十歲的人看著像是七十歲一樣。
我漸漸地意識到,當我放棄那份工作的時候,我跟他們的人生就已經徹底不同了,我跟他們已經拉開了很大的差距。
那些退休的同事,自己有錢,有房,根本用不著指望兒子,也不用看兒子的臉色。再看看我,沒有退休金,就指望著在黃土地里刨食,現在我還有力氣干活,再過幾年怎麼辦?
再次奉勸大家,靠人不如靠己,人老了,是否有退休金真的很重要。
此事,我有幾點感悟:
【1】養兒防老的觀念真的過時了,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太大,假如不是特別優秀,父母根本指望不上。
【2】靠人真的不如靠己。人老了,有退休金,有存款,有房子,才能保證晚年生活的幸福,拋開這一切,老年幸福就是空中樓閣。
【3】正式工作來之不易,關系到一輩子,任何時候,不管什麼原因,都不能放棄鐵飯碗。
【4】對待兒子千萬不能溺愛,兒子不上進,老人想靠其養老就是天方夜譚。聰明的老人都不會重男輕女,更不會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。
最后問問大家,你覺得養老主要靠什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