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瑞是中國歷史上頗有名望的清官。他為官經歷了明代正德、嘉靖、隆慶、萬歷四朝,曾擔任右僉都御史、應天巡撫等職務。
海瑞為官非常有清譽,是一名嚴峻守法、熱心維護老百姓利益、打擊貪吏惡紳非法行為的古代剛直官員的形象。
張居正是明代杰出政治家,在萬歷元年,以內閣首輔身份主持國政。他主政時期還提拔重用了呂調陽、陸樹聲、戚繼光、李成梁等人,但為什麼會不喜歡、不愿意重用同時期的「大清官」海瑞呢?今天我們就聊這個話題。
張居正的「用人之道」,就是不唯名聲、不唯資歷、不求全責備,重循吏、重才干、重實績。
所謂循吏,就是指奉公守法的官吏,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指有執行力、有擔當的務實型干部。
張居正作為「萬歷新政」的總設計師,需要建立一個有強大執行力的干部團隊,在全國各地落實各項改革措施。
只要支持擁護改革、能推進改革措施的人,自然可以得到重用。其中典型案例就是張居正破格提拔循吏黃清為正三品太仆寺卿。
那麼海瑞算不算循吏呢?好多人受文學藝術形象影響,總把海瑞看作不畏強權、剛直不屈的「清流」諫官,這實際上是對海瑞的一種誤判。
海瑞身上既有道德清流的一面,也有務實循吏的一面。
海瑞在擔任地方官時,重視農業生產,還積極推動改革,要求權貴退還私吞的土地,頗有政績。
他在應天巡撫任上,積極響應萬歷新政落實「一條鞭法」,體現了良好的執行力,做到了 「田不荒蕪,人不逃竄,錢糧不拖欠」,成為新政試點先進地區。
按照張居正的「用人之道」和干部績效「考成法」,海瑞對「一條鞭法」的試點和推廣是有貢獻的,也可稱得上是一名奉公守法的循吏,完全符合張居正的用人要求。
張居正不提拔重用海瑞的原因,不在所謂的「用人之道」,而是基于是否有利于推進改革的考量。
雖然海瑞對試點「一條鞭法」有功,張居正還是沒有對海瑞委以重用,原因主要有這三個方面:
第一,確保改革權威。張居正非常清楚自己的「一條鞭法」嚴重觸犯了權貴及大地主階層的利益,會招致種種反對甚至污蔑。
他也清楚任何改革舉措不可能完美的,都是利弊互現的。要想改革落地生根開花,就要確保改革的權威,保證一個聲音,確保執行到位。
為防止各種「非議」阻礙改革推進,張居正力推「省言論」,要求「掃無用之虛詞,求躬行之時效」;意思就是說改革大政既定,就不要再去發現問題、討論問題了,大家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,將各項措施執行下去,保證改革落實到位就可以了。
張居正重用呂調陽,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呂調陽外柔內剛,不喜歡議論卻做事有原則。
這樣的人做自己的助手,既有利于改革不走樣地推進,又不會節外生枝。
張居正還親自登門請陸樹聲出任禮部尚書,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陸樹聲德高望重、同樣不喜歡口舌爭辯。
第二,改革需要潤滑劑。張居正自己為人非常強硬,改革又觸動了大權貴大地主們的利益,所以為了保證改革地順利推進,張居正必然會優先選擇呂調陽、陸樹聲這樣性格柔和、口舌是非少的人物作改革助手。而海瑞是出了名的「剛峰」先生,并非是個好選擇。
海瑞個性耿直,以前得罪了眾多權貴,在當時朝廷官場上樹敵太多。如果重用海瑞提拔到中央內閣,未必真有利于新政的推進,反而可能增加了反對的聲音。
關于海瑞不擅長處理人際關系,在史料上也有所記載。比如海瑞與自己的家人都關系不和睦,時常出現家庭糾紛。
結果被政敵譏諷為「篤于行誼,薄于閨閣」。潛台詞就是你連孝敬老人、夫妻恩愛都做不好,家務事管得一團麻花,如何還能團結同仁、齊心管好國家大事?
海瑞少年時期生活不快樂,在個性上存在孤僻的傾向。用現代人說法就是容易認死理,情商低,做人做事不顧忌他人的感受。
所以海瑞在官場上朋友不多、仇家不少。直到後來,連朝廷中的「清流」分子都開始厭惡海瑞了。
國內對海瑞的推崇,其實始于1961年由吳晗編劇、北京京劇團首演的《海瑞罷官》,將海瑞塑造成大忠臣大清官好人品的形象。
講述了海瑞與不法分子告老回鄉宰相徐階作斗爭的故事,由于偉大領袖贊賞海瑞的忠誠,所以海瑞的好人形象深入人心。
如果你了解徐階和海瑞真實的歷史關系,就有可能改觀海瑞斗徐階的看法。因為在早期,正是有徐階的大力支持,海瑞才有可能在官場上涉險過關。
徐階對海瑞不僅有知遇和提攜之恩,還有救命之恩。所以海瑞斗徐階,你可以稱贊他堅持原則,也可以說他毫無人情。
對海瑞這樣的人,張居正當然不敢重用了。你既然可以對提攜過自己的徐階能痛下狠手,同樣也有可能以后找個把柄把我搞死。對這樣的「大清官」「大忠臣」,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距離、敬而遠之。
第三,政績「水份」是重傷。海瑞作為中國清官的標榜,被后代儒家吹捧成「海青天」,但事實上的他的政績并不好。在江寧任上,他鼓勵農桑、打擊豪強、疏浚河道等忙得很,但到年終一結算,發現上交稅利比前任少了三分之二。
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?原因可能有二個:一是打擊權貴地主太剛,害得人家去其他地方「投資」了。
二是水利等項目投入大,產出慢。用現在的話來講,就是GDP上去了,地方財政緊張了。像江寧這種富裕地方,上交少了這麼多,對缺錢的明朝廷來說,真不是好事。
在歷史上,海瑞一直是個爭議人物。有人一針見血指出「近代若海忠介之清,似出天性;然亦有近詐者」意思就是說海瑞的忠清之名,如同天生一般,但有些地方有些過度作秀。
這其實是肯定了海瑞剛直一面,但有時會過于迂腐,給人近詐的感覺。
由于張居正的改革阻力很大,改革各種措施也有不足的地方,為了保證改革順利推進,不給改革帶來其他困擾因素,張居正力主少說多做,不重用本身爭議較大的海瑞,其實并不難理解。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