抬棺西征,是左宗棠名垂千古、載入史冊的標志性事件,目的是收復伊犁,而伊犁談判是收復新疆的最后「一出好戲」,同時也是68歲高齡左宗棠的最后「戰地絕唱」。
伊犁的收復,標志著被外敵侵占長達16年的新疆全境,重新回到大清王朝的版圖。
那麼,16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,讓自詡為「天朝上國」的大清,舍得丟掉166萬平方公里的國土?
1864年,新疆發生了內亂,給大清王朝的「內憂」又加了一把火。此時的大清,正面臨著太平天國運動的襲擾,國家動蕩不安,朝廷手忙腳亂,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對付洪秀全上。
這種情況下,清朝對新疆的管理和扶持弱化了,又恰逢朝廷腐敗、稅收加重等因素,以部落為主的新疆各方勢力開始混戰、搶奪、割據,紛紛宣布獨立。
1865年,新疆的「內憂」還沒解決,「外患」又來了。來自中亞浩罕汗國的阿古柏,帶領著他的騎兵來搶地盤了。
阿古柏,并不是浩罕汗國的國王,只是這個內亂國家的一個軍閥頭子。他在疆外打聽到新疆正亂成一片且清朝無暇顧及,就率領自己的兵馬闖了進來。
靠著騎兵的威猛,阿古柏一路高歌猛進,并在1867年占領南疆,1871年又占領北疆,還建立了新的國家「洪福汗國」,除了伊犁,整個新疆都變成了洪福汗國的領土。
伊犁哪去了?螳螂捕蟬、黃雀在后,在阿古柏南征北戰時,沙俄趁機把伊犁占為己有。小小的阿古柏,面對強大的沙俄帝國也無可奈何,只能啞巴吃黃連。
新疆被占,有人坐不住了。「如果新疆不在,俄國與我北境萬余里邊境相連,沒有戰略縱深,一旦有事,戰火將迅速蔓延至京師」,陜甘總督左宗棠上書朝廷、陳述邊情,請求出兵收復。
但是剛剛撲滅太平天國運動國庫空虛,根本沒有能力應對新疆問題,收復大業只能一拖再拖。
此時的阿古柏,加緊了分裂新疆的行動,洪福汗國分別和英國、俄國建立外交關系,并得到兩個強國大量的軍火援助,甚至要在烏魯木齊建立兵工廠。
1875年,左宗棠再一次向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請求收復新疆。這一次,慈禧太后同意出兵收復新疆。此時,清朝需要面對的困難,不只在西域,也在東海。
1874年,日本在南海入侵了台灣,清朝海防危機急速升溫。腹背受敵的情況下,到底要收復新疆還是收復台灣,朝中大臣們出現了意見分歧。
出現分歧的主要原因是沒錢,畢竟「大炮一響、黃金萬兩」,當時的清朝百廢待興,沒錢去同時應對兩場戰爭。
一方主張以「海防」為主,其中李鴻章為主要代表,他們認為應該集中力量發展海軍,對抗日本,奪回台灣諸島。
李鴻章的意見略微有些偏激,他居然認為,新疆是蠻荒之地,地貧人少,丟了也對全國沒有多大影響,完全可以放棄,不如把有限的財力和人力投入到海防建設上。
另一方主張以「塞防」為主,左宗棠為主要代表,他們表示「海防」「塞防」同樣重要,不能顧此失彼,但當前的緊要任務應該放在收復新疆上,一旦阿古柏站穩腳跟,必然侵犯陜西、甘肅等地。
最重要的是,新疆絕對不能隨意丟棄,它是大清王朝西邊的戰略縱深,有了新疆就有了天然屏障,而且新疆是一個物產富、礦產多的寶地。
不管多麼艱難,慈禧太后做出了明智的決定,兩手抓、兩個都要硬。她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,即刻出發收復失地。
實際上,早在1873年左宗棠就已經著手準備工作了。他分析新疆地理條件、制定戰略戰術方針,還結合軍隊情況制定準備計劃。
擔任欽差大臣后,左宗棠馬上就確定了戰略方針——先北后南、緩行速決。先北后南是因為阿古柏的主要兵力集中在南疆,先打北疆更容易,而且以烏魯木齊為首的北疆物產豐富,可作后方基地。
緩行速決是因為新疆幅員遼闊、氣候多變、補給線長等原因,必須做足準備再進兵,一旦開戰,就要速戰速決。
為了實現「兵貴神速」的戰略目的,左宗棠給下屬交待了一個隱秘決策。凡是俘虜、降兵,一律處死。
既因為俘虜會拖累行軍進程、分散軍隊精力,又因為要殺雞儆猴,威懾不安分的新疆土著。
確定戰略方針后,左宗棠又開始解決一件又一件難事。首先是軍餉問題,左宗棠知道朝廷沒錢,專門做了精確的測算,最后向朝廷申請軍費1000萬兩。
可是,慈禧再三推脫之下才給了200萬兩,并要求其它省份湊800萬兩。可是,湊了半天也只湊了數百萬兩,實在沒辦法的左宗棠托付胡雪巖出面,從外國銀行貸款才湊齊了軍費。
拿著東拼西湊的錢,左宗棠可舍不得亂花,他首先整頓軍隊、節餉減糧,然后購買軍火、裝備武器。
按照淘汰冗雜、減員增效的原則,最后確定入疆精兵6萬。同時,大量購買德國的、美國的槍炮,還成立西安機器局和蘭州制造局,大規模生產武器彈藥。
一切準備就緒,1876年5月,左宗棠率部進入新疆,對阿古柏開展總攻,所到之處大獲全勝,只用了10個月時間,就收復了新疆大部分地區,阿古柏也在逃跑途中死亡。
裝備落后、群眾基礎差的阿古柏部全軍覆滅,在「不留生俘、降了也殺」的威懾下,新疆的土著們也紛紛歸降。1878年1月,左宗棠收復了全疆。但是,被俄國占領的伊犁,依舊沒有回歸。
俄國打著「替清朝管理伊犁」的幌子,干著實際占領的勾當。所以清朝想通過談判來解決收復伊犁的問題。
清朝第一個去談判的官員叫崇厚,因為不懂外交,被俄國人耍了,簽署的《里瓦幾亞條約》只承諾歸還伊犁城,伊犁地區其他領土仍歸俄國。
這個條約惹惱了左宗棠,他抬棺西征,給俄國下了通牒「要麼重談、要麼武力解決」。這一次,俄國做了讓步,重新坐回了談判桌,清朝這一次的談判代表是曾紀澤。
1881年2月24日,《伊犁條約》簽訂,俄國歸還了伊犁大部分地區。表面看是曾紀澤談判桌的功勞,其實是年近七旬的左宗堂抬著棺材、架著大炮,武力威懾的結果。
1885年左宗棠去世,在他的極力進言下,清王朝成立了新疆省。
綜上所述,今日中國的版圖,有左宗棠的功勞,是他「寸土不讓」的精神和行動,保證了新疆的統一、清朝的統一;是他殺伐果斷的對敵政策,讓外族和新疆土著幾十年臣服朝廷、不敢造反。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